7月2日,集團公司新一屆黨委組織公司黨員、入黨積極分子,來到湘西土家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苗寨學習,開展了“喜迎二十大,走進十八洞村”主題黨日活動。
十八洞村是習近平主席精準扶貧的首倡之地,習近平主席曾作出了“實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、分類指導、精準扶貧”的重要指示。十八洞村村委不等不靠,充分激發(fā)群眾內生動力,在花垣縣委駐村精準扶貧工作隊帶領下,擼起袖子加油干,齊心協(xié)力興產業(yè),人均收入從2013年的1668元,提高至2020年的18369元。
(生產支部在精準坪前合影留念)
當年十八洞村人均收入低,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8.8%,貧困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56.8%。水、電、路、訊等基礎設施亟待完善,文化教育落后,村民小學以下文化程度占58%,適婚男青年成家難。村民以外出務工收入為主,村里沒有支柱產業(yè),沒有集體經濟。支部班子成員平均年齡偏大,文化程度偏低。群眾對脫貧致富缺乏信心,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嚴重,內生動力不足。比如石拔啞家庭,有資料顯示,2013年精準扶貧之前,她家年人均收入為1296元,到了2017年,石拔啞家里人均收入已經增長至5659元。2020年,十八洞村的年人均收入已達到18369元。
(黨委書記蔣小紅與石拔啞老人合影)
九年來,十八洞村不僅走出來一條“可復制、可推廣”的精準扶貧好路子,成功摘掉貧困帽,還蹚出來一條“旅游+”產業(yè)體系。黃花菜、葛根產業(yè)成為當地標志性產業(yè)。十八洞村的精準扶貧實踐,成為向全世界講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“能”、馬克思主義為什么“行”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“好”的生動注釋,閃耀著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的時代光芒。
(十八洞村集體合影留念)
返程時,生產支部一行人參觀了中國十大橋梁之一矮寨特大懸索橋。該橋主跨1176米,橋面寬度24.5米,橋面距峽谷底部高度355米,橋梁設計創(chuàng)造了“四個世界第一”,通過科技創(chuàng)新、技術創(chuàng)新,充分展示了人類以工程技術征服天險的魄力與勇氣。之后夜宿鳳凰古城,感受和體驗了一把邊城的風土人情。
(70多歲的老黨員和年輕黨員在矮寨大橋合影留念)
翌日,大家還參觀了夯吾苗寨,這也是溫家寶總理和賈慶林主席來湘西唯一視察的苗寨。這里留存有武陵大山少數民族特有的木質結構吊腳樓,它們依山傍水而建,樸素而特色鮮明。這里民風淳樸,習俗特異,服飾自成體格,流傳著對山歌,攔門酒,長龍宴等獨特的風土人情和神秘詭異巫儺文化。儺戲、巫術、苗醫(yī)自成體系,為湘西增加了許多神秘色彩。這里還是古丈聞名的銀匠村,其銀飾手藝精湛,鍛造手藝高超,鏨刻工藝復雜,銀飾不僅承載著當地生苗人的文化傳承,同時也承載了推動當地經濟騰飛的希望。
(夯吾苗寨銀飾展臺)
回來途中,大家都分享了心得,并紛紛表示,作為新時代的黨員,應該加強學習,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(yè)業(yè),刻苦鉆研,制造出更多質量穩(wěn)定,風味純良的調味品,繼續(xù)發(fā)揚“偉大的事業(yè)都是“干”出來的”的精神和勇氣,為企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貢獻力量。